乐谱

    欢迎浏览新加坡华乐团的教育乐谱收藏,方便免费获取高质量的乐谱。新加坡华乐团委约的6首本地受欢迎作品的简化版本,现已出版,旨在推广本地创作,让教育机构及业余团体能轻松使用并免费演出。

    有资格免费使用的团体包括:小学、中学及大专院校的华乐团;社区中心所属乐团,或其他非专业性质的乐团。不属于上述类别的乐团,使用这些作品需支付一定费用。

    海上第一人 – 郑和: 海路

    原作是一部以多元艺术形式结合的大型华乐交响史诗,在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之际,于新加坡艺术节2005 首演。

    同乐会

    盖尔语 'Ceilidh' 的读音为 Kayley,原指社交性的访问活动,现在也经常指为音乐会或者舞蹈和社交聚会, 也被解作为数百人或以上的公众集会。

    草原狂想

    这首作品取材于内蒙古民歌 - 牧歌。引子深厚豪放,由中胡模仿蒙族特色乐器 - 马头琴,为乐曲拉开序幕。之后,牧歌的主旋律先后以独奏或合奏的形式呈现,时而抒情时而狂放,描绘出大草原的壮丽风光。

    青年序曲

    这是一首为新加坡青年华乐团首场音乐会而写的序曲,于2004年首演。乐曲以轻快的引子开始,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王子与狮子

    据《马来纪年》记载,在十三世纪,一位名叫山尼拉乌它马的王子,带领妃子和大臣出海游玩。途中突然狂风大作,水手们奋力博斗,但都无法摆脱险境。

    芬芳的交响

    乐曲介绍 “若鲜花与树木也能说话,那就让我们想像它们所能诉说的故事。”在这想法的激励下,作曲家决定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诉说植物群的故事。

    如需获取分谱,请发送邮件至 aa@sco.com.sg

    欢迎浏览新加坡华乐团精选乐谱,所有乐谱均可付费租借,方便各界演出使用。此次南洋乐谱汇集2006、2011及2015年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大赛的15部获奖作品,每首作品皆展现独特的创作主题与音乐风格,彰显当代华乐创作的多元与魅力。

    狮城漫步

    为华乐团创作
    新加坡多元种族的文化给作曲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带着浓郁中国南部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气息,对于出生在福建南部但成长于非福建文化大都市的上海作曲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海上第一人 – 郑和: 海路

    为华乐团创作
    原作是一部以多元艺术形式结合的大型华乐交响史诗,在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之际,于新加坡艺术节2005首演。交响音诗是改编自其中的第三和第六乐章,以纯华乐合奏的形式呈现。

    狮舞弄清韵

    琵琶协奏曲
    广东的南狮技艺精湛,高超的桩功更引人屏息。此曲就以狮艺作为背景题材,并以音乐来描绘狮艺中的不 同元素。 全曲旋律素材皆来至广东音乐《醒狮》一曲。

    梦亭

    为华乐团创作
    Bale Bengong 是在印尼的巴厘岛上能常见的一种传统亭子。Bale Bengong 翻译成“沉思屋”的意思。

    开台

    Buka Panggung(开台)的乐曲动机来自马来皮影戏的开台仪式,这是传统马来皮影戏演出前的巫师祭拜舞台仪式。

    圆来缘去

    此曲为介绍香港圆玄学而创作
    圓玄學院是香港的宗教聖地,寺院的思想內容廣博且形式多樣,兼容儒、道、佛三教。

    黑光

    为华乐团创作
    《黑光》描绘了两个乐团(中国南方吹管乐团印度尼西亚“加麦兰”打击乐团)行之音景。

    穿越热带雨林

    为华乐团创作
    热带雨林是我们星球上常见的一种森林生态系统,在东南亚地区有大面积的覆盖。

    捕风掠影II – 刺的回味

    作者尝试以南洋三种带刺的水果作为题材,让观众以听觉来感受作者给予水果的个性。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九角子

    为华乐团创作
    此作品《九角子》是取材传统福建地方戏剧“高甲戏”,实 “九角戏”。

    挂毯∶时光飞舞

    作曲家对于挂毯十分着迷,并受此手艺深深启发。他认为,编织的挂毯可为历史记录的一种,其中的缤纷色彩及交织的线条诉说着多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这首曲子旨在把南洋历史的多个面向及绚丽多彩的挂毯色调编织成为独特的艺术景象。

    《山谣随想》

    笛子与乐队
    《山谣随想》为竹笛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作品具有较为强烈的,以首福建清流地区的民歌《山歌不唱愁闷多》作为创作背景,通过多种方式的材料发展、配器手法及速度变化展现不同意境与画面的山谣印象。

    沉默的婆罗浮屠

    笛子、 琵琶与乐队
    公元919 年赛伦德拉王朝被推翻后,婆罗浮屠就不再受到重视,任⻛⾬的剥蚀。

    姐妹岛

    交响诗《姐妹岛》取材于新加坡岸外姐妹岛的民间传说,全曲分为四段:

    这是一首一气呵成的作品,乐曲利用乐队与独奏不同的配器和处理,与及独奏者技术上的发挥和突破来作为创作的原则。

    关于乐谱租借的相关询问,请发送邮件至 aa@sco.com.sg

    支持:

    支持我们,让世界聆听新加坡的华彩乐章

    Search This Site